在股票市场中,成交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和多空双方对当前价格的认同程度。对于投资者而言,掌握股票软件中的成交量信息,是洞悉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的关键。本文将深入解析股票软件中的成交量指标,探讨其计算方法、市场意义、运用原则及实战技巧。
一、成交量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股市成交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在股票市场上买卖双方实际达成并完成交易的股票数量。具体来说,它是指在该时段内,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总量与卖出股票的总量之和。由于每笔交易都包含一个买入行为和一个对应的卖出行为,所以成交量是双边计算的,即每成交一股,无论买方还是卖方,都被计入一次。
在股票软件中,成交量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累计计算法和加权平均法。累计计算法是将每个交易时段的成交量简单相加,得到总的成交量。而加权平均法则根据不同交易时段的重要性或权重,对成交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二、成交量的市场意义
成交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和多空双方对当前价格的认同程度。成交量大,说明多空双方分歧大,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量小,则表明多空双方分歧小,市场相对冷清。通过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投资者可以判断市场的热度、趋势的持续性以及主力的动向。
此外,成交量还与股价的涨跌密切相关。在上升行情中,成交量增加时,股价往往上涨;成交量减少时,股价则可能下跌。在下跌行情中,股价下跌时,成交量增加,表示供给者增多,接手多为抢反弹的短线炒手,不会长期持有。因此,成交量可以作为判断股价走势的重要依据。
三、成交量的运用原则
- 任何进出,均以大盘为观察点。大盘不好时,不要轻易操作,更不要被逆市上涨股迷惑。
- 在多数情况下,当量缩后价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这是好事。这表示市场开始活跃,投资者信心增强,股价有望上涨。
- 在下跌过程中,若成交量不断萎缩,在某天量缩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而股价跌势又趋缓时,就是买入的时机。这表示市场抛压减轻,股价有望反弹。
- 成交量萎缩后,新底点连续2天不再出现时,量的打底已可确认,可考虑介入。这表示市场已经找到了新的平衡点,股价有望企稳回升。
- 成交量萎缩后,呈现“价稳量缩”的时间越长,则日后上涨的力度愈强,反弹的幅度也愈大。这表示市场已经充分调整,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股价有望大幅上涨。
- 量见底后,若又暴出巨量,此时要特别小心当日行情。一般情况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缩价涨,否则是反弹而已。这表示市场可能出现短期过热现象,投资者应谨慎操作。
四、成交量的实战技巧
- 带量突破。尤其是针对已经横盘调整了很长时间的板块或者个股,在成交量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果能主动带量拉升一举突破压力位,这是积极信号。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这类股票,寻找买入机会。
- 量价配合。在股价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应随之放大;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成交量则应逐渐萎缩。如果股价上涨而成交量减少,或者股价下跌而成交量增加,这都是异常现象,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 成交量与均线的关系。当股价在均线上方运行时,成交量应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以维持股价的上涨趋势;当股价在均线下方运行时,成交量则应逐渐萎缩,以等待新的上涨机会。通过观察成交量与均线的关系,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判断市场的趋势和节奏。
五、案例分析
以某只股票为例,该股票在一段时间内成交量持续低迷,股价也处于横盘整理状态。然而,在某一天,该股票突然放量拉升,一举突破了长期以来的压力位。随后,股价持续上涨,成交量也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市场对该股票的认可度提高,投资者信心增强,股价有望继续上涨。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交量在判断市场趋势和捕捉投资机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总结
成交量是股票市场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和多空双方对当前价格的认同程度。通过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投资者可以判断市场的热度、趋势的持续性以及主力的动向。同时,成交量还与股价的涨跌密切相关,是判断股价走势的重要依据。因此,投资者应充分利用股票软件中的成交量信息,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